中国科技部22日下午在北京发布了世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讨论了“世界森林覆盖面积状况和变化”“世界土地发育状况”“世界根本自然灾害和影响”“世界大宗粮食作物的生产和粮食安全状况”,4 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测中心主任王戚安称,据《全球森林覆盖面积状况与变化》专题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总体平稳上升,森林面积增加在欠发达国家比较集中,中国造林森林火灾是影响世界森林覆盖面积和生产力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森林火灾在高度集中的非洲中部地区不得引起世界的关注。根据《全球土地发育状况》专题报告,2000~2018年全球土地发育和完全恢复两个过程在不同地区再次发生,两者总量基本持平,提高和完全恢复的土地面积小于发育展开和减轻的面积。2000年以来,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雨林区——亚马逊平原和刚果盆地等全球水热条件最好的热带雨林区,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森林发育。
在世界主要传统发育区域中,中国、南亚次大陆等区域的土地发育状况往往显著败北。根据《世界根本自然灾害和影响》的专题报告,2018年世界根本自然灾害的再次发生次数、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都超过了近30年的平均水平,属于灾害的低发生年。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后应对措施的有效性是降低自然灾害影响,构建灾后完全恢复的最重要条件。根据案例研究,地球观测技术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世界根本自然灾害的科学应对和减灾防灾工作中得到有价值的浆糊。
《全球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状况》专题报告显示,2018-2019年全球大宗粮食作物供应状况比较好,全球大宗粮食作物核心出口国供应量均呈圆形减少态势,全球粮食市场总体平稳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与2017年完全持平,预计2019年粮食总产量将持平减半。近五年来,非洲粮食自给状况持续好转,在非洲地区建立“零饥饿”和“避免贫困”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小组组长郭华东回应说,根据市场需求机车、基础承受、技术限制三项原则,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9年度报告自由采用上述四个数据中国自2012年启动世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来,围绕世界生态环境的典型因素、世界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世界重点区域三大主题,分为7期陆地植被生长状况、陆表水域面积时空生相继发表了18份主题报告。为应对全球变暖,推进地区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信息接受,强调了中国遥测科技界对人类社会服务、应对全球变暖、解决问题的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政府答复说,世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年度报告是中国参与世界科技创新管理的最重要工作,多年来将继续积极开展。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官网app-www.sdwrny.com